不知道这个两句能够谈到多久,可能一万字?不晓得,要不然也不会叫"阿毛的故事"了,对吧?
接着说说司考。由于在09年大批优秀培训老师辞职不干,很多都是因为和培训学校之间的矛盾,直接后果就是09年是一个断层--同样一个学科,今年几乎八成以上都换了人。所以我这里的讨论大多都显的保守,有需要的应该综合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没必要一定听信我的。
之前说完了资料选取的行政法和民法两部分,接下来说其他学科。
刑法:
刑法方面我在选取时主要参考了三个人:韩友谊、袁登明、房保国(貌似是),最后选取的是韩友谊。总体而言,韩友谊可能是以司考培训方面而出名的,真知灼 见方面可能并不如何;但对于韩友谊是毁誉参半的,这可能源于每年韩友谊总是谈到潜规则并大肆地压题。在培训方面,由于今年未认真研究过每个人--时间上也 不允许都研究,因此也就只能尽量保守,复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这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所以目前仍然认为在刑法方面可以继续听韩友谊的。至于袁登明的,我偶 尔听过,但感觉似乎是在讲给刚进法学院的人听的,于是就放弃掉了。
韩友谊讲课语速较快,前后穿插也比较多,虽然总体把握上可能没有林鸿潮和李建伟好,但也是上选。
理论方面,有空可以通阅一下张明楷的《刑法学》,目前已经出到第三版。大多去看这本书的都是怀着非常功利的态度,因为司法考试出题人是张明楷和陈兴良, 而陈兴良大多数是在矛盾的时候听信张明楷的(韩友谊语)。与我接受的传统教育相比,张明楷的理论晦涩难懂,在至少七成以上都是理论重建,看书的过程十分痛 苦。传统教育中并没有太多关于法经济学的内容,但在张明楷的理论中则几乎成为一个支柱。从考虑的角度来讲,09年司法考试似乎已经换了出题人,我卷二考了 将近一百分,但是卷四的刑法案例则几乎全盘皆输,似乎张明楷今年并没有得势一样。但如果有时间,而且眼光放到长远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司考,张明楷的书是非常 值得一看的--如果要对付考试,则需要在看张明楷的同时了解一些阅题技巧。
刑诉:
诉讼法在大 多时候没有什么多的可以讲,民诉我听的是郭翔的,还算可以,勉强推荐而已。刑诉方面我三年听的都是汪海燕的,在授课方面,汪海燕可能会出现某些错误,但重 要的是其能及时改正;在对刑诉的体系把握以及三大诉讼法之间的相互比较(当然仍然是以刑诉为主)之间非常不错。司考专科培训的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各人讲 各人的,比较少有串不同学科来讲课,更何论做了详细资料整理对几门学科都比较不错者。汪海燕就是后者,虽然水平只是较好,但是相互比较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优点。
理论方面无介绍,我对诉讼法的兴趣也很小。
理论法及卷四:
前面已经说过讲理论法的郭小飞 几乎是照本宣科,本人理论学的也很差。这里重点提一下卷四。邹建章主要讲卷四,偶尔讲一下理论法,在答题技巧、学科基本知识串讲、学科基础理论串讲、现实 背景等方面综合的非常好。在听各家讲座时,貌似只有林鸿潮讲了几道行政法的卷四案例题,其他人涉及的都非常少。邹建章是卷四方面几乎唯一讲课的人,所幸课 讲的比较好。目前邹建章已与万国解约,所以下一年授课与否不得知,可参考的是其往年的授课。
基本介绍如前,以1-10分来评价前述各人,大致总结如下:
林鸿潮:9分
李建伟:9分
韩友谊:8分
汪海燕:7分
邹建章:8分
其他人就不介绍了,要么我没有详细听过讲座,要么就觉得讲的不好,前面已经说过了。
2、书籍资料选取
前面说的都是一些讲座方面,下面大致说一下书籍方面。

基本教辅:即传说中的三大本,大概每年的5月初会上市;
习题:白皮书(有人说不推荐,可供备选之用,同教辅一同上市)
历年真题详解(这个是每年必须要做的,几乎任何时候都有的卖)
法条:基本法条一本(最好要全,非到必要最好不买出版日期在教辅之前的法条)
万国重点法条一本(大概每年4月出版,精讲主要法条,贵在精而不在全)
学科:万国重点专讲(大概每年4月连同重点法条一同出版,同样贵精不在全))
资料大概如前,主要说两个问题。
第一是如何买的问题。现在正版的书都极其贵,特别是新书;司法考试虽然年年都考,但资料更新速度也相当快,比如专家加了几句话,更改了一个观点,每年新 公布或修改的几步法律法规等等,所以司法考试的书籍几乎是得年年买的。前述资料中,习题和万国重点法条可稍稍迟后,在网络上找找相关补充即可,但像教辅和 法条、重点专讲却几乎是必备的。全套买下来是得几乎上千大洋的,成本很高,所以推荐在网络上购买,价格大概是包邮费9元每斤,成套购买会把邮费成本给摊 薄。
第二是前述资料的利用。
教辅是把大学期间学习的十几门专业课给浓缩成三本书,内容也还是相当之多,大概有 1500万字。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必要的。由于教辅在大多情况下都相对简单,因此推荐在听讲座之前或之后来看教辅,或综合起来看。听讲座之前看教辅 是为了把讲座听懂,听讲座之后看教辅是为了利用教辅来完善成型的学科体系,起到强化作用,需要各人根据各人的情况来复习。只看教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所 以综合起来看是必要的,需要制定比较好的计划。比如我的计划就是每科复习一段时间,先讲座然后教辅,完了后开始下一个学科的复习。
习题 的利用是一个比较难的地方。我做习题时一般只做02年司考以后的真题,以前的题感觉太古老而且没有比较标准的答案所以就没有看;即使是02年以后的真题, 有很多也相当滞后。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在听讲座的时候往往会讲到每年的习题,因为在做习题的时候,要么是准备的不够充分,要么就是几乎每道题都已经听过两 遍以上;如果考试过多次,或者复习过好几轮,还要加上一个几乎每道题都做过两遍以上。综合来说历年真题有两个缺点:滞后、不新鲜。我没有找到太好的解决办 法,唯一应对是每年只做一次真题,而且放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去做,其他时间要么用其他题来代替,要么就完全不看真题(当然讲义里的真题还是要看要做的)。我 购买了白皮书即是为了对付这些。
法条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操之过急。目前法条综合的版本以出版日期来分,大概有10月出版、12月出 版、1月出版、3月出版、5月出版等等。我头一年复习司考时买了飞跃版法条,出版日期是12月,所以在当年复习时就有很多法条没有收录进书中。法条类最好 在考试之前已经有一本不算太旧的可以勉强使用,在教辅出版之后的一个月内关注最新的版本下手(目前我也无经验提供)。去年我购买了万国重点法条,至少看了 三遍以上,配合的还有录音,于是今年就没再购买(因为大致都差不太多);这本书分析的非常详细,前后交叉部分也非常多,而且还有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例如 分析抢劫和盗窃),非常不错。今年本着入手最新法条的原则下手了指南针法条,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好几个缺点:第一、前后矛盾现在颇为严重,比如坚持旧的担保 法;第二、字体非常小,而且大多是纯法条非常之枯燥。总体感觉编辑并未太用心,似乎是从网上拷下来直接出书,并且非常不严谨。这本书不太推荐,如果考虑入 手一本法条大全,倒是可以一看。我的原则是以万国重点法条为主为准,指南针的供查漏补缺之用。
万国重点学科精讲是一套不可缺少的书。至 少从支持李建伟并把民法学好的角度来讲,这套书都是不可缺少的。李建伟的讲座中经常会提到,在重点法条中的某某观点已经改变,在重点专题中的某某观点已经 改变,如此等等。在处理李建伟的讲座、重点法条、重点专题的关系上大概应该以时间先后为准,一般讲座是6月份属最靠后的,观点最正确;重点专题系长年精心 编制,体系上很好而且讲的十分之全,讲座可称为重点专题中的重点,经常会有一些东西没在讲座之中讲;重点法条出版时间虽然和重点专题差不多,但是编制往往 十分靠前,因此被修正的也最多,但其作用系法条,所以与前面又有区别。基本我看万国重点专题,只看了民法、理论法和行政法、刑法三本,其他未下大功夫,属 严重偏科类,不要模仿。
资料选取大概说到这里,改天接着说一说复习方式等问题。
--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