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西北黄鹤楼;黄鹤一飞仙人去,孔雀五里一徘徊。大道无形,潜龙勿用

2009年12月31日

徘徊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前记:不知道最近哪里来的访问量,居然可以平均每天十次以上。另:司考的问题改天再谈,伤疤毕竟得慢慢揭。

  今天已经是2009年的最后一天了,在过去的二十多个年头里,我从来没有在乎过耶稣历的最后一天,因此从来没有写东什么东西;但今年的最后一天到来了,却让人感觉到非常沉重。

   大部分情况下,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在QQ上聊天时经常谈起的是大学时光--在我上大学时则经常谈论的是高中时光--有时我还以为最近不久才从公司请假回 校答辩,有时我以为才从大哥的婚礼上千里返还;但现实摆在面前,一群师弟师妹、表弟表妹、堂弟堂妹们时刻拿他们的毕业和谈婚论嫁来提醒着我已经毕业多年 了。因此造成了一种奇怪的时间混乱,我经常在时间表述上出现错误,比如上次如果不是小九提醒的话我就以为大哥是在07年结婚的了。徘徊在过去和现在之间, 感觉太复杂了;现在每每路过区政府门口的大运会标识,我经常会错以为是奥运会的纪念牌,混乱罢了。

  过去的一年简直乏善可陈,虽然命运在 开了多个玩笑之后终于给了一点现实的奖赏,但留下的仍然是无限的空白。事业方面终于拿到了敲门板,也仅仅是顺手而已,远远的未来会因为律师行业的起步薪水 低和高风险而"不可限量";工作方面也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呆了四年的鬼地方。毕业这么多年,没有多少新交的朋友,没有很多的聊天电话,回顾过去的几年似乎都 是在书本和游戏之中,于是一眼望去是大片的空白,甚至记不清楚太多事情。现在的我,似乎已经沦为除了家人和女友以外一无所有的人,我很思念很怀念,却不知 道在思念怀念着什么东西,隐隐感觉却又看不见摸不着。

  很多同学都在过去的一年里结婚生子,现在QQ上有不少同学都在写孕妇日志,每当我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是穿越时空而来。我印象中的同学朋友,脑海中的印象永远是在校时的光鲜酥嫩,我常常想起高中的那个全校女生单独开会的晚 上,常常想起大学时辗转于武汉各个学校时同学略显成熟的时装,常常想起那个让我跌倒50+次的滑冰场,常常想起那个系里头次投票评选党员的一节课,常常想 起车站边上肯德基(or麦麦)的甜筒。穿越过来却已经回不去了,结婚、生子、相夫相妇、growing old,时间过的太快了。

  现在新的四年也过去了,也有很多回味的东西,但却不是在09年。09年,跟我一起进入公司打拼的最后三个同级生借故被公司辞掉,我们曾 经成群结队地去打cs--那是06年,我们曾经风雨无阻地做调查--那是07年,我们曾经互相支持在一个破烂公司支撑住--那是08年;09年是孤独的一 年,我不做声沉默的一年。

  于是在徘徊、迷茫、迷失之间,2010年来到了。

  

  



--
b.b.

2009年12月24日

接着说两句--资料选取02

  不知道这个两句能够谈到多久,可能一万字?不晓得,要不然也不会叫"阿毛的故事"了,对吧?


  接着说说司考。由于在09年大批优秀培训老师辞职不干,很多都是因为和培训学校之间的矛盾,直接后果就是09年是一个断层--同样一个学科,今年几乎八成以上都换了人。所以我这里的讨论大多都显的保守,有需要的应该综合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没必要一定听信我的。

  之前说完了资料选取的行政法和民法两部分,接下来说其他学科。

  刑法:

   刑法方面我在选取时主要参考了三个人:韩友谊、袁登明、房保国(貌似是),最后选取的是韩友谊。总体而言,韩友谊可能是以司考培训方面而出名的,真知灼 见方面可能并不如何;但对于韩友谊是毁誉参半的,这可能源于每年韩友谊总是谈到潜规则并大肆地压题。在培训方面,由于今年未认真研究过每个人--时间上也 不允许都研究,因此也就只能尽量保守,复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这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所以目前仍然认为在刑法方面可以继续听韩友谊的。至于袁登明的,我偶 尔听过,但感觉似乎是在讲给刚进法学院的人听的,于是就放弃掉了。

  韩友谊讲课语速较快,前后穿插也比较多,虽然总体把握上可能没有林鸿潮和李建伟好,但也是上选。

   理论方面,有空可以通阅一下张明楷的《刑法学》,目前已经出到第三版。大多去看这本书的都是怀着非常功利的态度,因为司法考试出题人是张明楷和陈兴良, 而陈兴良大多数是在矛盾的时候听信张明楷的(韩友谊语)。与我接受的传统教育相比,张明楷的理论晦涩难懂,在至少七成以上都是理论重建,看书的过程十分痛 苦。传统教育中并没有太多关于法经济学的内容,但在张明楷的理论中则几乎成为一个支柱。从考虑的角度来讲,09年司法考试似乎已经换了出题人,我卷二考了 将近一百分,但是卷四的刑法案例则几乎全盘皆输,似乎张明楷今年并没有得势一样。但如果有时间,而且眼光放到长远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司考,张明楷的书是非常 值得一看的--如果要对付考试,则需要在看张明楷的同时了解一些阅题技巧。


  刑诉:

  诉讼法在大 多时候没有什么多的可以讲,民诉我听的是郭翔的,还算可以,勉强推荐而已。刑诉方面我三年听的都是汪海燕的,在授课方面,汪海燕可能会出现某些错误,但重 要的是其能及时改正;在对刑诉的体系把握以及三大诉讼法之间的相互比较(当然仍然是以刑诉为主)之间非常不错。司考专科培训的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各人讲 各人的,比较少有串不同学科来讲课,更何论做了详细资料整理对几门学科都比较不错者。汪海燕就是后者,虽然水平只是较好,但是相互比较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优点。

  理论方面无介绍,我对诉讼法的兴趣也很小。

  理论法及卷四:

  前面已经说过讲理论法的郭小飞 几乎是照本宣科,本人理论学的也很差。这里重点提一下卷四。邹建章主要讲卷四,偶尔讲一下理论法,在答题技巧、学科基本知识串讲、学科基础理论串讲、现实 背景等方面综合的非常好。在听各家讲座时,貌似只有林鸿潮讲了几道行政法的卷四案例题,其他人涉及的都非常少。邹建章是卷四方面几乎唯一讲课的人,所幸课 讲的比较好。目前邹建章已与万国解约,所以下一年授课与否不得知,可参考的是其往年的授课。

  基本介绍如前,以1-10分来评价前述各人,大致总结如下:

  林鸿潮:9分

  李建伟:9分

  韩友谊:8分

  汪海燕:7分

  邹建章:8分

  其他人就不介绍了,要么我没有详细听过讲座,要么就觉得讲的不好,前面已经说过了。


  2、书籍资料选取

  前面说的都是一些讲座方面,下面大致说一下书籍方面。

  

  基本教辅:即传说中的三大本,大概每年的5月初会上市;

  习题:白皮书(有人说不推荐,可供备选之用,同教辅一同上市)

     历年真题详解(这个是每年必须要做的,几乎任何时候都有的卖)

  法条:基本法条一本(最好要全,非到必要最好不买出版日期在教辅之前的法条)

     万国重点法条一本(大概每年4月出版,精讲主要法条,贵在精而不在全)

  学科:万国重点专讲(大概每年4月连同重点法条一同出版,同样贵精不在全))

  资料大概如前,主要说两个问题。

   第一是如何买的问题。现在正版的书都极其贵,特别是新书;司法考试虽然年年都考,但资料更新速度也相当快,比如专家加了几句话,更改了一个观点,每年新 公布或修改的几步法律法规等等,所以司法考试的书籍几乎是得年年买的。前述资料中,习题和万国重点法条可稍稍迟后,在网络上找找相关补充即可,但像教辅和 法条、重点专讲却几乎是必备的。全套买下来是得几乎上千大洋的,成本很高,所以推荐在网络上购买,价格大概是包邮费9元每斤,成套购买会把邮费成本给摊 薄。

  第二是前述资料的利用。

  教辅是把大学期间学习的十几门专业课给浓缩成三本书,内容也还是相当之多,大概有 1500万字。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必要的。由于教辅在大多情况下都相对简单,因此推荐在听讲座之前或之后来看教辅,或综合起来看。听讲座之前看教辅 是为了把讲座听懂,听讲座之后看教辅是为了利用教辅来完善成型的学科体系,起到强化作用,需要各人根据各人的情况来复习。只看教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所 以综合起来看是必要的,需要制定比较好的计划。比如我的计划就是每科复习一段时间,先讲座然后教辅,完了后开始下一个学科的复习。

  习题 的利用是一个比较难的地方。我做习题时一般只做02年司考以后的真题,以前的题感觉太古老而且没有比较标准的答案所以就没有看;即使是02年以后的真题, 有很多也相当滞后。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在听讲座的时候往往会讲到每年的习题,因为在做习题的时候,要么是准备的不够充分,要么就是几乎每道题都已经听过两 遍以上;如果考试过多次,或者复习过好几轮,还要加上一个几乎每道题都做过两遍以上。综合来说历年真题有两个缺点:滞后、不新鲜。我没有找到太好的解决办 法,唯一应对是每年只做一次真题,而且放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去做,其他时间要么用其他题来代替,要么就完全不看真题(当然讲义里的真题还是要看要做的)。我 购买了白皮书即是为了对付这些。

  法条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操之过急。目前法条综合的版本以出版日期来分,大概有10月出版、12月出 版、1月出版、3月出版、5月出版等等。我头一年复习司考时买了飞跃版法条,出版日期是12月,所以在当年复习时就有很多法条没有收录进书中。法条类最好 在考试之前已经有一本不算太旧的可以勉强使用,在教辅出版之后的一个月内关注最新的版本下手(目前我也无经验提供)。去年我购买了万国重点法条,至少看了 三遍以上,配合的还有录音,于是今年就没再购买(因为大致都差不太多);这本书分析的非常详细,前后交叉部分也非常多,而且还有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例如 分析抢劫和盗窃),非常不错。今年本着入手最新法条的原则下手了指南针法条,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好几个缺点:第一、前后矛盾现在颇为严重,比如坚持旧的担保 法;第二、字体非常小,而且大多是纯法条非常之枯燥。总体感觉编辑并未太用心,似乎是从网上拷下来直接出书,并且非常不严谨。这本书不太推荐,如果考虑入 手一本法条大全,倒是可以一看。我的原则是以万国重点法条为主为准,指南针的供查漏补缺之用。

  万国重点学科精讲是一套不可缺少的书。至 少从支持李建伟并把民法学好的角度来讲,这套书都是不可缺少的。李建伟的讲座中经常会提到,在重点法条中的某某观点已经改变,在重点专题中的某某观点已经 改变,如此等等。在处理李建伟的讲座、重点法条、重点专题的关系上大概应该以时间先后为准,一般讲座是6月份属最靠后的,观点最正确;重点专题系长年精心 编制,体系上很好而且讲的十分之全,讲座可称为重点专题中的重点,经常会有一些东西没在讲座之中讲;重点法条出版时间虽然和重点专题差不多,但是编制往往 十分靠前,因此被修正的也最多,但其作用系法条,所以与前面又有区别。基本我看万国重点专题,只看了民法、理论法和行政法、刑法三本,其他未下大功夫,属 严重偏科类,不要模仿。

  资料选取大概说到这里,改天接着说一说复习方式等问题。

  

  



--
b.b.

2009年12月16日

接着说两句--资料选取01


  司考是一个需要长期准备和复习的考试,在资料选取方面、复习方式方面、计划及调节方面都需要下比较大的功夫。

  BTW:本文仅仅谈论一点心得,无它意。

   司考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听说过复习N多年没有通过的例子,听说过应届本科毕业生"毕考"过的例子,所以难和不难是一个没办法说清楚的例子。目前很 多人都认为想通过司考,除了努力准备花出足够的时间外,还需要老天以及政府开法眼给你来个圣光沐浴。但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的是自己的努力,所谓"成功只为努 力准备的人预备",虽然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本着"努力才会有好结果,不努力就只能等馅饼",我们还是应该面向前方的。

  1、资料选取

   初步复习最难的就是必须知道自己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国内法学院林立,最近又传出说法学稳居失业率榜首,因此各大法学院的教学水平大不相同,关键的是要知 道自己学习到了什么程度。这种学习的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在大学中的学习成绩无关--成绩是一个反映而不是一个镜面。每个学生只是一个装满瓶瓶罐罐的箱 子,在没有比较之前,你无法知道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你那些瓶瓶罐罐里究竟装了多少水。在测试自己学习到了什么程度时,前人走过的路总会值得看一看学一学 的,资料选取过程也就在这当中决定了。

  以一个二流理工院校的法学专业学生的角度,我来谈一谈像我这样出身的人的资料选取。

   07年是我第一次复习司考,还没复习时觉得自己多少上了四年大学法学本科,虽然知识储备赶不上律师一级,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当然在06年一个同事复 习司考时曾经努力和我探讨过一些习题,而我经常去上网查询,但那也无所谓,知道渠道就好--以这种近似于高傲的态度我开始了司考的复习。复习的结果让人非 常吃惊,作为一个还没适应看书的人来讲,听讲座是最直接有效的进入状态方式,但让人非常吃惊和生气的是,讲座里的70%以上都无法听懂,在其中还有40% 左右(也就是总数的30%左右)根本就没有涉及过。这让我一度感到悲观。而且面临网络上许多资料,许多培训院校的通知,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无从选择。

   无法选择时只能采取最愚笨的办法了。我开始努力下载每个院校的资料,司法考试要复习大约十二科,于是基本每个科目都下载了三个不同的版本--鉴于有些科 目是统一讲的,因此实际的科目可计为8个左右。由于每个版本都有15-30个小时的录音需要去听,我在三个不同的版本中试听了一两段,最终选取的复习方式 是听取两个版本--兼听则明,在这个考试和培训同样糊涂的年代,多听会痛苦但也会明目。统计下来总的复习时间约为15×2×8=240小时,大概两个月的 复习量了。实际上07年我总的复习量大概也就这么多时间而已,偶尔看一下法条和真题,天天听录音,最终的结果是考试成绩293,也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了。实 际上把讲座听一遍,也不见得能够完全理解,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完全不会把前后几个内容联系起来。

  经过07年的试水,大概目标是了解复习方法和相关资料,经过整理我定下了以下的资料收集:

  行政法:林鸿潮(可考虑"另"加其他人,如季宏)

  民 法:李建伟(可考虑只听李建伟,当然也可"另"加其他人,比如张翔但不推荐)

  商经知产:张海峡

  民 诉:郭翔

  刑 法:韩友谊(可考虑"另"加袁登明,但不推荐)

  刑 诉:汪海燕

  主观题:邹建章

  卷一的三国法和理论法一类,不作任何推荐,包括前面图片中的三国王斌也只是just can do,理论的郭小飞简直是在照本宣科,实际上本人的卷一一向很差,三年来考试成绩基本徘徊在80分下面,这方面的经验应当去寻找他人。

  简要说一下推荐的人。

  行政法:

   林鸿潮系行政法培训方面非常有能力的人,我在复习时几乎是把之作为权威,从07年到09年三年用的一直是林鸿潮的培训讲座,个人认为07年的几乎是最全 面的,后面两次均有不同程度的删减。林鸿潮的培训讲义里充满了比较和图表顺口溜,简单易懂不难忘,对历年真题也不迷信答案而是努力去追求题目中的事实和真 相,讲题而不讲死题是也。林鸿潮原属新东方北斗星系列(07年),后来脱离,因此09年见到的讲座只是挂了某个培训专科学校而不是传统的几个大佬。但明家 就是明家,听听还是相当必要的,强烈推荐。

  如果想不迷信林鸿潮,可以看一看行政法理论上的一些东西,或者听听其他人的讲座,相互比较即可。

  民法:

   李建伟系万国民法培训方面的泰斗,讲座过程中充满了案例、实践、前后穿插。也许在刚开始听时感觉到非常复习,但就像我们刚开始看美剧时跟不上演员的讲话 速度一样,时间长了总会习惯的。介绍不多说,几乎每个想到培训讲座的人都能讲几句李建伟。万国有一个系列重点专题,每年都会修整一部分重印来圈钱,李建伟 是其中的大佬;另有一个重点法条,录音部分李建伟几乎占了一半(指08年)。这些资料都可以配合李建伟的培训讲座来看,综合来讲就是:李建伟重点专题-- 李建伟培训讲座--李建伟重点法条,这里是一个顺序排列,重点专题的出版时间大概是每年的4-5月,配合新大纲的颁布;重点法条出版时间大概稍后,培训讲 座则不定,一般是6月吧。

  不想迷信李建伟的,同样可以寻找其他人的培训讲座,但不推荐看一些国内权威理论比如王利明和梁慧星,如果非要看可以购买台湾王泽鉴先生的论著。

  


  今天先说这两个大佬,下午有事,改天再"说两句"。



--
b.b.

2009年12月8日

也来不知耻地谈两句

  大凡考试完毕,总有黯然发愁的,总有弹冠相庆的,总有欢呼雀跃的。去年考试差八分通过,很多同学都送来了安慰,电话N几个,内容相差无几,但却 能慢慢平复无法控制的心。古人云三人乘虎,或云假话说的多了就变成了真理,对待悲伤或者也是如此。今年吉星高照,高了三分通过;按道理来讲是应该悄悄地呆 着自己偷乐以免被运气不足的人群殴,但事总有所需,因此我就恬不知耻地出来说两句。

  1、在现在这个社会,虽然你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是你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复习一个破司考花了我足足三年时间,虽然相对于大多数考试变态来说我的努力并不足够,这种考试变态的表现有如下:在校期间基本是标准的三点一线,而且在 教室里的点花的时间极多,并且在教室里看的不是小说而是专业书。在上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在教室里一坐终日?我相信会有坐枯禅的 得道高僧,但当频率太高时就值得深思了。但往往的事实却终归如此,比如说我有一个师姐,当然是与我同在一所二流理工学校学习法学的师姐,在努力之后于大四 考上了厦门大学,其中还得到学科泰斗的推荐,这就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比如说我有一个同学,专司英语却喜欢去学心理学,毕业那年居然考上了北师 (又或北京其他牛B学校)。这些人是我眼中的考试变态,也是我觉得我的努力不足的那些人,因为到现在我仍然无法把之纳入常理之中。

  但当 我静坐下来,考试之后去回顾那不堪回首的三年时,我发现数据统计中的神奇往往就是这时候出现的。我大概保守统计一下过去三年复习司考上的时间,1000小 时;当我说出这个数字时,女友称可能还不止这么多,有可能已经有1300小时了。论坛上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去复习司考,大概花到700 小时就肯定能过;我不知这种体会从何而来,但我也仍然相信这个(后面谈这个)。

  昨晚看《豪斯医生》,第四季第十集里讲了一个头上长瘤的 人,治疗过程全程拍摄,豪斯作为主治医生有很多镜头;豪斯并没有去迎合拍摄,一如既往地讽刺无情。当片尾时曾经播放了拍摄剪切后的纪录片,影片给予豪斯的 评价极为正面,貌似应该马上颁予诺贝尔奖。豪斯对之的评价是:下次再也不相信××的纪录片了。

  我想说的就是,当想着去考试时,你就必须 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虽然成功有很多的因素而努力只是其中的一环,但你努力的越多,努力这一环就在成功中越来越重要,不然成功只是彩票中奖而已,有过很多 中大奖经验的人可以跳过此步直接等待上天的恩赐。前人看起来之所以成功,一来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努力,二来是因为你一直在拿一种有色眼镜来看他们,就像我们 小时候无法理解教师也会上厕所大便小便一样。拿一小段打油诗结尾:

      你一直在仰视我的背影

      却从不努力上向跨一步

      我的面容与你一样普通

      我的身材却没有你的修长

  2、心态的调整同样是成功的一环,坐枯禅也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以前上小学时,老师经常提到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事无三分热气"。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是如此而已,我们是比小学生有热气多了,但拿来跟小学生比本身就 显得我们太低能了。每个人在从事一种长期无太大变化的工作时都会显得无比枯燥、郁闷、心烦意乱,如此等等。能够调整好心态也就意味着持久力更强,也就意味 着效率更高。枯禅十年,求的是枯坐中的灵光一现,而不仅仅是对付枯燥。

  以司考为例,我所说的复习考试用了1000小时,用来调整心态的 时间都有可能达到这个时间了。战线过长时的疲劳,前途漫漫的灰心失望,临考前的恐慌不安,考试后的惶惶终日,事后看来的确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时候我 的思维如同企业的老板一样重视结果,但我的思维更应该像企业的员工一样重视过程。心态的调整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和性格。在吃饭 的时候你或许不饿,但我们同样会吃饭;能追求心态的彻底放开固然好,但当沉疴难医时,心态can do就足够了。

  我的办法是在复习时" 收支两条线",当然工作是排除在外的。两条线中,一条是司考,另外一条是拿来可以放松的东西或事。可以放松的东西很多,比如有计划的1-2天出门旅游,比 如有丰富笑料的书籍,比如一些有兴趣的活动,等等。我的主要复习时间是去年和今年,在其中我的放松心态的事有下面几种:

  骑一两个小时单车办公事(因为坐公交车也同样需要这么多时间,再赞一个深圳交通);

  暴走一个小时以上(纯逛街,目前记录是四个小时二十公里)

  有丰富笑料的书籍(基本看完了王小波的杂文、小说系列两遍以上;基本看了三部左右的百万字小说两遍以上);

  打单机游戏(基本打完了《文明3》和《死亡阴影》的所有地图)

  煲电话粥等等。

   在放松心态的一些事情中,像煲电话粥、打单机游戏、看小说这些,放松心态的确相当有效,但是有时候却控制不好火侯。所以相当有条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必要 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调节心态的计划才可以。我在复习时定的计划大概是每周复习25小时,如果单周效率比较高则调整,目前最高单周复习45小时;复习计划 不可以定的过份苛刻,大致差不多能保持持久战斗力即可,比如每周复习25小时然后奖励20小时的游玩时间,要做到的是相辅相承而不是单极发展。

   除了放松心态之外,还有一个复习心态也同样需要调整。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内容生疏难懂,难免会出现大量的记忆内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无比懊悔大 学四年的时光浪费,但现实如此就必须去面对。一个复习计划之所以有条理,是因为它是专门针对个人而制定出来的,有专门强化难懂内容的,有专门强化需要大量 记忆内容的,有提醒生疏内容的,等等。我的看法是复习心态如同看待前人一样,不能拿有色眼镜来看。

  有一句毛氏诡辩很多人应该都熟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对付复习中的心态同样也如此,努力说服自己的有两方面:司考不难;别人跟现在的自己一样不懂。

  

   大概的就说到这里,我现在的心态实际上也不太好;考试成绩出来后曾经相当的质疑,一如我在学校时以60分的成绩过了英语四级--当然若干年后我可能会把 这两件事列为人生辉煌的N件事之一,但目前我仍然感觉到苦涩。花了三年时间考了一个证,没有去旅游玩,也没有充分地放松心态,也没有交到新朋友,很多时候 我都在怀疑花了三年的时间去搞这些到底是值得不值得,鱼与熊掌可能兼得,但我也没有做到。但就像朋友祝贺我考试通过时我说的,我只是拿到了一块比较顺手的 板砖而已--也只是在这个角度上,我才敢现身就这件事冒个泡罢了。




--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