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回家都是一个无比严重的问题,带着重重的行程回家,再带着更加重重的行程回来。媒体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努力报道这场人口大迁移,但看到底却总是赞扬比批评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文章也往往如此。所以我打算说说我的遭遇和体会。
春运过程中大概可以批评的有这么几个:广告销售、基本服务、列车晚点。
1、广告销售
在我8年前(汗一个)北上求学时,经常乘汉口出发的T184车,此车约01年左右开通,在我大学四年期间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包括舒适的座位、良好的空 调设施、服务较好的乘车员、车厢内聊胜于无的数字电视等等。那个年代没有和谐号,没有动车组,T字打头就证明了身份的尊贵;那个年代里挣的钱和现在也差不 太多但物价却没这么贵。我放寒暑假时经常从武汉乘车回家,有次乘一列管内火车(老版的N列车,等同于现在的K列车)时发现车上有人销售地摊物,都觉得不可 思议。可能是铁路部门觉得以前太过于重视食客的味口而忽略了自己的腰包,也可能是市场经济的大风终于吹满了神州大地让大家觉得拜金不是丢脸的事,总之现在 一切都改变了。
今年坐车回家乘车T128,回来乘车K字普快,却都有同样的问题。之所以努力强调T和K,是因为在T没有被和谐号赶下老 大的位置之前,这一切现象大都是在L上发生的,偶尔才会宠幸一下K身上。回去乘铁路大老二时,我那节车厢的列车员自我介绍叫毕云涛,老毕的毕,小胡的涛, 云游四海的云(千真万确,如果有虚构愿意千刀万剐),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一种手动手电筒,再介绍一种外国产袜子。回来乘铁路大老三时,车厢的列车员介 绍的是一种可以治风湿的越南神油,然后仍然是外国产袜子。
在天桥上看到有人卖地摊东西不奇怪,在列车上看到员工卖饮食同样不奇怪;哪怕 把主次顺序调一下,在列车上看到有人卖地摊东西也不奇怪,但是如果这个卖东西的人是列车员就相当奇怪了。偶尔一次也不奇怪,可以归因于小偷小摸的地下面乱 搞;连续好几次遇到就得怀疑究竟有没有撞鬼了,如果没有那就肯定是明文或者潜规则了。一个列车员,主要职责是提供服务,有副职的话搞搞销售,发发广告都没 有问题;但放着主职不做反而一心去在工作时间做副职,这就让人往深里寻味了。
关键词:T特快列车、K普快列车 + 列车员 + 销售
2、基本服务
沿着第一条的广告销售接着来说。
在我上学乘车时,哪怕是管内列车的列车员在销售东西,但是这个列车员仍然是尽职尽责的,所谓的尽职尽责是指餐桌上有放垃圾的餐盘、列车员会隔一段时间来 收拾垃圾、列车员会在上车时整理未放好的货架、列车员会隔一段时间打扫地上卫生、列车员会不定时地巡逻管理车厢内情况比如制止人吸烟等等。
在今年来回的路上,回去的T128特快列车大概做到了前面的30%,发车前有临时列车员(不是前面的套套同志)整理了货架、餐桌上也有餐盘、约8个小时 左右收拾一次垃圾。之所以打30%是因为所有这些都是临时列车员(一个胖胖的很好的女同学做的)做的,那个正式的套套列车员除了销售什么也没做。
回来的K字普快列车大概做到了前面的0%。我坐车是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除了在销售时、上下车时和检票时见到过列车员和相关服务人员,就只见到整个车厢 里回来的男男女女。餐桌上没有餐盘,垃圾只好扔在自备的垃圾袋里;空调基本没开,只要车一停就人人大冒汗;没有人来收垃圾,所以一般的垃圾和吃过的仍然有 汤水的面桶就只好通过消防窗(貌似)扔出去。或许产生这些的原因在于铁路上聪明的太多了,所以找不到傻子来做临时列车员了。
其他的基本服务比如行进方向的指引、入厕难、存包贵、态度差等等都是老生常谈了。
服务的严重下降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加上前面的广告销售,我相当怀疑列车员的薪资待遇问题。
3、列车晚点
回来乘普快时,一路走的还算干净利索,基本没有晚点,因此到达广东境内时整个车厢内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在清远,这辆列车在两个小站总共停留了两个小时,为的是避让不知何时才能经过的特快和和谐号。
在高铁没有建成的时候我很希望它建成,利已利人利国;看到高铁投资那么多钱,我还以为是修建了整整一条穿越南北的铁路,比如说京广线、京九线,然后再加 上一个高铁线。春运过完我才发现原来这只是我一厢情愿而已,投资了那么多钱,意外的是避车,意料之中的是车站的新建和翻新。
结论
按以前的铁路线路摆列,T>K>普通>L总共四级,现在是高铁+和谐号T>K>普通>L总共五级;当算到这点时我 终于欣慰了,原来现在的T也不过是原来的K,现在的K也就是原来的普通列车。这样想很好地解释了广告销售问题、基本服务问题、列车晚点问题,所以就让我们 怀怀旧,继续灰头土脸的日子吧。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