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西北黄鹤楼;黄鹤一飞仙人去,孔雀五里一徘徊。大道无形,潜龙勿用

2007年9月11日

南北午休02


  在学校的时候,一天的课程表是如此安排的:

   8:00-9:50  上午第一大节课
  10:00-12:00  上午第二大节课
  13:00-14:50  下午第一大节课
  15:00-17:00  下午第二大节课

  其它类型的,比如早晚自习均是由各系里自行安排。
  这是一张几乎可以算成是长年不变的一张课程表,在冬春时执行的是此张,到夏秋时上午时间保持不变,下午则推后半个小时,从13:30开始计起,直到 17:30分。由于纬度偏高,我们不得不在夏天如同猪一样死睡到早晨七点多,之所以说同猪一样,是因为四点多天就已经大亮,以至于八点上课的时候,太阳已 经如同上午十点钟一样离脑袋的正上方不远;冬天在上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你也可以充分地欣赏到本市独有的夕阳斜下,在教室里就可以完成一切。因此从时间安 排上,我们对这种安排是无可非议的,苦的只是已有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午休。
  学习的时候工作是很重的,特别是在大学里,经常性地会有一整天的课,就是说类似于八个小时工作制一样的学习;在学校时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老板的责骂, 也没有长期煅烧而成的耐时特性,因此连续的四个小时轰炸经常会让人十分疲惫。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午休的范围也不得不从夏秋而延长到整个年度,一个阶段性 的习惯被强迫性地改造成了生活性的习惯,不得已而为之。
  根据已有的课程表,在夏秋拥有的时间为90分钟,你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完成以下几件事:走过教室到食堂的路、排队打饭、回寝室休息、从寝室到教室去上 课。由于时间比较短,因此唯一可以压榨时间的就是休息即午休时间。某名人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还是会有的;某另外一名人说过:有条件要 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因此,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效的30分钟左右,从躺下到睡着再到洗刷完毕这一切动作,至于质量如何,那是 被挤掉的东西,不在计算之列。很多条件之下,我们的计划是吃过饭后就回教室睡觉,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当老师们来到教室的时候,他看到的是祖国学子一 片大睡,甚至长睡不醒而必须到他讲课一段时间后才会恢复正常;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在快上课时,厕所里经常人满为患,而被迫等很长时间或者在课间偷偷溜出教室 去上厕所,即所谓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
  这些对于本地土著来说,不算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硬扛一下就可以对付这种生活中的小习惯,并且一个下午都能如同打了兴奋剂的运动员。相对而言,南方人的 特长似乎更表现于夜晚,都同夜猫子一样,晚上精力和思维都比较好,熬夜的功夫也见长。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已经印在脑子里了。
  除了午休,南北双方在很多方面也有不同,我认为,一个南方人在地理环境上的承受能力普遍强于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北方人受环境 的制约比较强,不如南方人的漂泊性大。午休,仅仅是反映的一个方面,如同前文所述,十几年的生活习惯,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以及灵魂之中。

--
b.b.

0 评论: